这是一场“80后”与“90后”的对话。
也是继梁思成之后、我国当代最**的两位建筑遗产保护大师,所进行的一场关于保护中华特色建筑的世纪对话。
11日,80岁的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与91岁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创始人之一张良皋,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学术性对话。
两位大师不仅仅是在守护古城和古建筑,更是守护民族的记忆与情感,在古城、古镇、古村落保护这条崎岖道路上,两个老爷子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故事。
说起古城保护,张良皋惺惺相惜,语言幽默:“梁思成先生面对北京古城大哭一场,没能保住,你阮仪三怎么三言两语就把山西平遥保下来了呢?”
确实,依靠阮仪三的智慧与努力,不仅促成了山西平遥、云南丽江等众多古城的保护,在首批“全国10大历史文化名镇”中更有5个镇保护规划出自阮仪三,它们分别是周庄、同里、甪(lù)直、乌镇和西塘。
阮仪三并不满意:“据统计,现在全国有70万个古村落已经消失,每天有70个古村落正在消失,虽然还有40万个存在,但是要留住乡愁,一定要抓紧时机。”
有人曾质疑:江南小镇不都是小桥、流水、人家,留两个景点就行,有什么好保留的?阮仪三指着每个江南古镇的照片,激动地说:“周庄是水巷特色,同里是河路相间,西塘是沿廊风格,怎么会是一样?你总以逛景点的心态,不去欣赏、不去发现,这怪谁啊?”
张良皋曾经主持操刀,将武汉古老的建筑——无影塔从洪山的东头移到了西头。他说,在无影塔迁移之前,黄鹤楼前的胜像宝塔已经有过迁移,迁完一看,原本应有的100多块古砖构件成了多余的废料,“没做到原样复建,完全是可怕的破坏。”
无影塔怎么搬?张良皋说,就用笨办法,每一块石头都要编号,记住它摆在什么位置。先给外围一圈的石头编号,搬开,再给第二圈石头编号,再搬开,每一圈一个图,这样将来摆回去的时候,每块石头才都在原位置。否则堆一堆石头,根本分不清哪块在哪里。
他对武当山明代建筑推崇备至,认为:“这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标志性建筑。祈祷上苍让我能活到2018年,希望能够在武当山举行一个中国文艺复兴标志性建筑的600***典。“
对话前,两位大师分别挥毫留字,带到现场竟成了一副对联:发扬国故、留住乡愁。这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这场世纪对话也是“大学与城市”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无界论坛”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届论坛以“城市与大学: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由武汉市政府、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享遗产委员会主办。 (摘自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