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618-907年,那是我国古时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一个时代——唐。唐代时期,建筑风格恢弘磅礴、严整开朗、稳固庄严,斗拱硕大、举折和缓、出檐深远,有覆压四方之感。▲唐代建筑-山西佛光寺东大殿(网络图片)
唐代建筑的窗,以直棂窗、破棂子窗等等为主,古朴多姿,更是诗人笔下最常见的载体之一。透过唐诗里的窗,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浩瀚,看到大唐永续不灭的风骨与辉煌。
“古希腊人对宇宙以外,自身周边的自然世界好像并没有发现。他们更多地把建筑孤立起来去欣赏。而古代中国人就不同。他们总要通过建筑的门窗接触到外面的自然界。”
—— 宗白华《美学散步》
全唐诗几万首,其中描写“窗”的诗不胜枚举,每一句都惊艳至极。
寒风中,面对穿窗而过的纷纷雪花,唐太宗李世民的诗句“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直抒胸臆;草堂里,诗圣杜甫即景赋诗,他笔下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饱含欣然;
山水间,诗仙李白游览谢公亭时畅怀古今,信笔写下“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的亘古之美;酒宴后,晚唐诗人温庭筠描摹暮春之景,一句“窗间桃蕊宿妆在,雨后牡丹春睡浓”清丽动人……
受陶渊明“北窗下卧”的影响,唐代诗人对北窗甚是钟爱。令狐楚的“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贾岛的“新起此堂开北窗,当窗山隔一重江”……都着重写了北窗的闲适。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唐诗里的道教与佛教元素也比较常见。例如曹唐的“鸟啼深树劚灵药,花落闲窗看道书”,刘言史的“一声钟出远山里,暗想雪窗僧起寒”……都蕴含着宗教建筑门窗的风华。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一扇窗,盈满了岁月更替的时光。随着王昌龄的诗,我们又可以看到更多的永恒。如此大唐,盛极一时、影响深远。而后,五代、宋、元、明、清,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在唐代风华的引领下不断发展,千百年来,开关更灵活、形制更丰富的宋代的格子窗、明清花窗等等百花齐放。时至今日,在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中,以三宅·东方美学门窗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式门窗更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人文环境的建筑量身定制门窗与构件解决方案,使之更符合建筑风格、更贴合时代需要。透过框景为画、捕光为诗的三宅·东方美学门窗,山水、风景和流年焕然一新,建筑更节能更防火,生活更灵动更美好。这样的“窗”,诗意入骨,画境非凡。《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三生万物,宅兹中国。”作为国内最早专做中式门窗与铝代木仿古构件的高端品牌厂家,住建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示范与推广的首批两家门窗企业之一,三宅传承传统、坚守匠心,可为新时代建筑节能与城市更新带来更多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