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2014-05-28

古建木作基础篇

木作基础篇——百家合本,百家争鸣

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小式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2、收分:

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

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

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3、榫卯:
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

(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

(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

(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

(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

(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

(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

(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
……

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缺点(相对与现建):某些榫卯形式伤及木理,消弱了构件的良好应变和应力,因此木材的选料要精致,这点在封建统治下的官式建筑中尤为重要。但是今天的仿建中就没有那么的约束力了。这就是仿建的缺失吧!

4、上出:

无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筑上檐出尺寸定为檐柱高的3/10。其中2份为檐椽出头,一份为飞椽出头。

5、步架、举架:

相邻两檩中到中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

举架为两檩中到中的垂直距离除以相应的步架长度所得的系数。

一般小式五檩房:檐步五举,脊步七举。(举高:一般为相邻两檩的底面(平水)之间垂直距离来计算)

5.1举架(补):

举架是中国建筑带坡屋顶的房屋用之屋顶坡度的定法是有一定制度的。相邻两桁檩中至中协垂直距离称为举的高度。举的高度与步架的长度之比即为举架(即屋面坡度)。

工程做法中有五、六、六五、七五、九举等名称,是指举架高与步架长度之比为十分之五、六、六五、七五、九等的意思。一般的屋面坡度其比例为一常数,整个屋面轮廓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直线,而古建工程的举架,在每个步架内均不相同。由檐步至脊步逐步增加,使整个屋面轮廊形成一下缓,上急的曲线。举架的缓急以房屋进深的大小和檩数多少而定。一般檐步为五举(即五举拿头)。飞檐为三五举。以上各步,如为五檩则脊步为六五、七举,如为七檩则金步六五举、脊步八举。如为九檩则下金为六五举,上金步为七五举,脊步为九举。如为十一檩则下金为六举,中金为六五举,上金为七五举,脊步为九举。或由设计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隔举)。最上一举有时在九举之上还加一平水。平水高度即各桁檩下的垫板高度,有斗拱的大式大木平水为四斗口、无斗拱者按檩径或檩径的十分之八,如建筑物较高举架太小或檩数少,在建筑物近处不易看见屋脊,也可将平水加大。

6、上檐出:

檐头挑出由飞椽前端至檐柱中的水平距离称上檐出。大式带斗拱上檐出由挑檐桁中至飞椽前端为21斗口,再加斗拱拽架即为总平出。无斗拱小式大木的上檐出按柱高的十分之三定。其檐椽出挑为上檐出的三分之二、飞椽为三分之一,如重檐大式的上檐出为在下檐出的尺寸上再加两斗口为“吐水(出水)”。

7、梁:

梁的功能是承受由上面桁檩传下的屋顶的重量,再向下传到柱上,主要的梁多支承在前后檐柱、金柱上,廓步在金柱与檐柱之间,另有次要的短梁,大式中叫挑尖梁、抱头梁,小式中叫插金柁,这短梁承受屋檐上面的重量。并在金柱与檐柱之间起联结作用。廊深加大时,挑尖梁上还可以再加一根瓜柱,即童柱,一架梁和一根檩,组成一组梁架,下梁叫双步梁,上梁叫单步梁。双步梁除起联结作用之外,也承受荷载。

挑尖梁和抱头梁的下边,还有一条较小的只起联结作用的梁,与挑尖梁及抱头梁上下垂直,在挑尖梁下的叫挑尖随梁或穿插枋,在角檐柱和角交金柱间的叫做斜穿插枋。

主要的梁架两端放在前后檐柱上,若带有廊子就放在前后金柱上。梁的长短及架梁随着进深定。几架梁即几步架在这根梁的步架位上,栽两根短柱(即瓜柱)或用柁墩支上一根较短的梁或在再往上支成梁架。小式做法中最下一根最长的梁称为大柁,较短的一根称二柁,最短一根称三柁。大式做法则按梁架所负桁或檩子的总数目或柁梁步架的多少称七架梁、五架梁或三架梁。每层梁的两端均做出桁檩椀以承托桁或檩。另外还有四架梁、六架梁,这种双数的梁架多没有屋脊,脊部而多用过陇,做成园弧形叫卷棚式、也叫元宝脊。卷棚式顶部的梁叫月梁(即顶梁)月梁上的瓜柱为荷叶墩瓜柱。

8、桁檩、枋、垫板、角梁的构造权衡尺度:

桁檩放在各梁头上、上承椽子,大式大木在檐头正心枋上的桁叫正心桁,在正心桁外边挑檐枋上的桁叫挑檐桁。小式大木在正心桁部位上为檐檩,没有挑檐桁在屋脊上的是脊桁(或脊檩)、在金柱(老檐)或重檐童柱,叫金桁或叫金檩,在脊桁(檩)与老檐金桁或正心桁之间的都是金桁(檩),若有多数的金桁(檩)则以上、中、下别之。

在每条桁(檩)下,与桁(檩)平行的,有垫板或枋。正心桁与挑檐桁下有正心枋、挑檐枋、金桁檩下有金垫板和金枋。金枋是左右两架梁头下瓜柱间的联系材、其上皮与瓜柱上皮平。在桁檩下、枋子上的空当就是垫板,即所谓平水,就是梁头下皮至桁檩下皮之高度。脊桁檩下有脊垫板和脊枋是脊瓜柱之间的联系材。

一、垫板:长按桁檩长,高按平水高,厚按高的1/3。

二、挑檐桁:长按面阔一头加榫。如作搭角外加一桁径再加拽架若干为长。径3个斗口。“径”是上金盘至下桁 底为径,在放八卦线时必须注意加径。

三、正心桁:长同挑檐桁。径为四个半斗口。径的尺寸要求同上。

四、金(檩)脊桁:长按面阔。如有推山,外加出稍。径按檐柱径或按柱径的十一分之十,径同上要求。

五、扶脊木:长、径同脊桁檩。

六、脊桩:是用在脊上,安装正吻、正脊筒用。每一件脊筒用一根脊桩。长按扶脊木径一径、脊桁檩径的1/4,再加正脊高8/10定长、宽按脊桁檩的1/3,厚按宽的2/3。

注:正脊筒高按檐柱高的2/10。

七、老角梁:长按檐步架,并加平出檐的2/3再加冲即二椽径,后加一个半檩径,如有斗拱再加拽架,用1.414加斜,再用一一二加斜定长。高按三椽径或四个半斗口,厚二椽径或三个斗口。八、仔角梁:重叠在老角梁上的梁为仔角梁,长按老角梁长,前加(平出檐的1/3,再加冲一椽径用一O六加斜,再用1.414加斜)再加套兽榫定长,高厚同老角梁。

九、由戗:长按金步架计算,按步架用1.414加斜再加举架高加斜定长,高厚同角梁。

注:举架高加斜按举架加斜法计算。

9、椽望及其他权衡尺度:

椽子有圆的方的两种,安放再桁檩与桁檩之间,方向与桁檩成正角。以承受屋顶的望板、泥灰背和瓦面。安在最上一排与脊檩扶脊木相交的叫脑椽,如卷棚式顶部是双脊桁檩时称为罗锅椽或顶椽。在各金桁檩上的椽子都称花架椽。因步架有九架、七架而步架有上、中、下金之分,椽子亦因地位而称下、中、上花架椽之别,最下一步(即檐头)的椽子称为檐椽,该椽一端放在金桁檩上(如重檐下层檐椽放在承椽枋上)一端伸出檐桁檩以外,檐椽的外上端,多有一排飞头。檐桁以外挑出的檐椽和飞头称为平出。

在檐桁檩上与桁檩平行,紧放在桁檩上面(即金盘)设有椽椀,椽椀是一块木板按着椽子排列的疏密、在上面做成一排圆洞,使椽子穿过,以免左右移动。在带廊子的金檩上做闯中板,在脊桁檩上用一断面成六角形的扶脊木,扶脊木前后向下两斜面上也做成一排圆洞(即椽窝)以承受脑椽用。檐椽的下端即檐椽头的上面用小连檐将各椽头连住。从小连檐往里钉望板,顺着檐椽的位置弹上墨线为飞头椽线,钉飞檐椽位,(即飞头)。在飞檐椽上面钉上大连檐。在每两根飞椽之间,并在小连檐上用一块小木板把飞椽空当封住,叫做闸当板,如果小连檐与闸当板连做时,而叫里口木,在大连檐上钉瓦口。

10、补其他尺寸:

翼角:建筑物四个转角处的檐头翘起部位称为翼角,是由老角梁、仔角梁、翼角檐椽、翼角翘飞椽等构件组成。

檐椽:长按檐步架2/3平出檐,按五举一一二加斜,再加半椽径即长,径按檩径的1/3或一个半斗口。

飞椽(即飞头):长按檐平出的1/3为飞头头部,按三五举一零六加斜,再加三尾(尾按头部尺寸,一头为一尾)即长,方按椽径或椽径的十分之九五。

踏脚木:用在歇山的山面檐椽上,踏着檐椽的上面。长按前后金桁中至中,加三个檩径即长。高为檩径一份,厚为高的8/10。

草架柱:安在踏脚木上面承托山花板及博缝板。长按踏脚木上皮至檩中为长。高厚按踏脚木高厚各一半。

穿梁:安在草架柱上。长按前坡与后坡步架的檩与檩中,外加两檩径为长,高厚同草架柱。

棋枋板:高按棋枋上皮至承椽枋下皮。宽按面阔,厚按高的1/10。

承椽枋:长按面阔、高按斜椽径三点三径,厚按高的8/10。(又法:高按金柱径,厚按高的8/l0。)

围脊板:高按承椽枋上皮至大额枋下皮,宽按面阔,厚按高的1/l0。(又法:高按琉璃瓦件定高(七样瓦件高一尺,每大一样即加高四寸)。宽按建筑物周长计。厚按高的1/10。)

连檐:大连檐、长按通面阔。高厚同椽径,为了看檐头雄伟,可将大连檐加高(按高的1/10)。

小连檐:长按大连檐,高按望板厚的1.2倍为高,宽按一椽径。

瓦口:长同大连檐、高按下件定高,宽按高的3/10。

闯中板:长按面阔、高按椽径斜面,厚按高的1/10。

椽椀:长按面阔,高按椽径一份半,厚按高的2/10。

博缝板:长按椽长,外加榫即长。宽按檩径二份,厚按椽径一份或一斗口。

11、举架加斜法:

二五举一○;三举一○四:三五举一○六;四举一○八;四五举一一;五举一一二;五五举一一四;六举一一七;六五举一一九;七举一二二;七五举一二五;八举一二八;八五举一三一;九举一三五;九五举一三八;十举一四一。

12、大木结构的四种基本形式:庑殿、硬山、悬山、歇山

(1)庑殿:庑殿是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的建筑物,它共有五脊。因为面阔长于进深,所以前后两坡相交而成一条正脊,左右两山坡同前后坡相交而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可称为五脊殿、四阿坡。庑殿的构架,其正身梁架和桁檩枋与一般梁架构造相同,在左右两坡上与前后坡各金桁檩的相应部位设有两山金桁檩,以承托两山的椽子。这两山桁檩与前后坡相应各步架的桁檩,在四条垂脊分位下,做成搭角榫成正角相交。在两山各层桁檩处,在前后坡每层金桁檩中线的垂直面内,在其下面并与之平行的设有各层顺扒梁。顺扒梁分为上中下层,每层都是一头放在山面桁檩上,一头放在正身梁架上,在顺扒梁上,承托山面径桁檩与前后坡金桁檩相交点的柁墩称交金墩,如为瓜柱则称交金瓜柱,各层桁檩搭角相交处是放由戗的位置,由戗是从角梁后尾做刻半榫相交,继续往上如不推山则相交在脊瓜柱上,由戗是四垂脊的骨架。但为了使垂脊在立面投影上形成曲线,一般在庑殿顶上多采用推山法,推山的做法是除檐步架为方角不推外,自金步架至脊步架按进探步架每步尺寸递减一成。如七檩屋架每山面为三个步架(即檐步架、金步、脊步)各步按四尺一步架、除**步(檐步架)是方角不推山外,从第二步(金步)开始推,第二步按檐步尺寸(四尺)减1/10推四寸的山;,第二步架净尺寸为三尺六寸,第三步按第二步推的尺寸三尺六寸的1/10推山,第三步(脊步架)净尺寸为三尺二寸四分,即七檩推山应向外推的总尺寸为一尺一寸六分,山面经过推山通步架(即三个步架和)共净尺为十尺零八寸四分。如九檩、山面坡是四步架,各步架为四尺;**步不推山外,第二步架推四尺的1/10(四寸)净三尺六寸;第三乡按第二步架的三尺六寸推1/10,净三尺二寸四分;第四步架按第三步架三尺二寸四分推1/10,净二尺九寸一分六厘,即脊步架(太平梁位置)为二尺九寸一分六厘。即九檩推山向外推出的总尺寸为二尺二寸四分四厘,即太平梁位置采用推山法以后,金脊檩桁檩都相应加长,使脊桁檩悬出脊瓜柱以搭在雷公柱上,因此须加太平梁。太平梁长是前后坡两脊步架位放在前后坡金桁檩上,再在太平梁上加作雷公柱以支承脊檩

(2)硬山:硬山只有前后两坡,左右两尽端是砖砌山墙,山墙内部有前后檐柱,金柱正中有山柱,山柱上端托脊檩,在缝里的大柁同水平高的位置,有插柁由檐柱直插到山柱上,构成梁架,称为排山柁架,排山各梁架有单步梁、双步梁乃至三步梁,其构造方法与单步梁,双步梁相同。

13.1大木的制作:

一、斩砍:古建工程均为木结构,所有的木构件的用料都较大,一般的用料要比设计实用尺寸都要加大(约大5—6厘米)称为荒料。为了安全起见制作时一般说不用锯锯开。而多用奔斧砍荒,必经过奔斧砍凿这道工序。从砍凿的声响中即可发现木材的疵病(如新料髓心腐朽,以及采伐时出现的摔伤,从表面都不易看出)。这就是对木料的审验的主要一种方法。

二、打截法:任何一件大木,必须先打截,也就是根据丈杆的尺寸在两端留出榫,划出实用线将两端锯齐,才能进行放线,划线和砍刨等工序。

三、大木划线的标记:每一件大木上的划线,弹线截线等线是比较多的。为了避免把线认错,各种线都有一定的标记来代表,说明此线的用处,常用的线有以下几种:

(一)中线:中线在大木上是主要的线,所有的一切大木都离不开中线。在中线上写一个“中”字或中字符号代表中线。

(二)升线:(即侧脚线)在升线上划四个横线代表它是升线。

(三)截线:就是去长短的线,在线上划三个斜线代表截线。

(四)用用的线:就是这条线是正确的线,在线上划上一个叉子,代表这条线正确的线。

(五)不用的线或是错线:就在线上划一个圆圈,代表这条线是不要的线。

14、柱类的制作

檐柱:

(1)、打截料:首先选料,看直顺和园径大小,但要以寸木不可倒立的要求来确定柱子的上下头,根据丈杆的尺寸(包括上下榫)并适当留出荒料。进行“打截料”。所谓“打截料”就是把毛料两端锯齐平整,以便划线。

(2)、划线:划线的次序及作法如下:首先看根部立木不可倒立,哪头作上,哪头作下,根据打截好的园木,用垫木垫稳。
接着园毛料的直径尺寸分出中点。放十字中线。先按点出的中点吊垂直线,在垂直中线分中再用弯尺划出十字中线。园木两端同样作法。但在放线时柱上头(柱头)放出柳(收分)线。

(3)、放八卦线:凡是园柱体在现场操作均用放八卦线。八卦线有“四一四”分八方,和“四方套四方十字坐中央”等做法。一般比较简单的都用“四一四”分八方法来放线较快。在放线时,根据十字中线,如柱径一尺(指柱脚,即柱根径)。那就在中线两边各分零点二零七寸。并把各点连成八角,即为八卦线。

注:实用直径尺寸乘以四一四系数等于八方的一方尺寸。

(4)、砍八卦线:根据两端放出的八卦线。顺着弹出直线,先砍出一面,糙刨刨出光面来,再弹上另一面再砍刨。直至把八面砍刨完。再在每面平分为四份。靠角边上一份,与另角边上的一份,连接弹上线为十六辫线(俗说砍十六方线)。十六方砍完,改为三十二方,直到基本砍园为止。

(5)、柳(收分):柱子有柳(收分)就是柱子上小、下大,柳的尺寸按柱高的百分之一,即柱高一丈收分一寸。在放八卦线时,柱脚是根据设计尺寸,而柱头根据收分比例尺寸放出八卦线。

(6)、中线和升线:这两种线是在园柱径刨光以后进行。根据端点十字中线,弹出“中”线,同时标记该柱子的位置及方向。一般说,在柱子里面即向室内标记,将标记号写在柱子下端。按着柱子的方向弹出升线(即侧脚线)。侧脚线尺寸,按柱高的百分之一,即柱高一丈侧脚一寸。弹线时要注意,柱头上部对准中线,柱脚下部按记算出的侧脚线尺寸(侧脚线向里返)弹一顺线,这条线就是“升”线。

角柱“升”线:角柱按前后檐来说,它应往里,侧面按山面来说它也应往里侧,它是两面都有“升”线。所以角柱的四面都弹侧脚线,弹线法同前。

(7)、榫眼划线:柱子本身的榫眼都按柱中线来划,决不能按升线划。因为枋子等都随柱子侧脚往里侧。所有的榫眼位置都按丈杆的尺寸进行划线。

柱脖和柱脚:柱脖和柱脚划线都按升线划,因它随柱子侧脚有倾斜。柱脚在四面划出撬眼,以备安装时拨正之用。划线时必须按丈杆,将丈杆放在柱子上,将各榫、眼、长短尺寸用划签点好(划签**为竹子制作的),用弯尺比着中线划齐交圈。(如大式)做法,就不在柱头上做馒头榫。(因为它有平板枋,而是用木销相交)。

(8)、榫眼规格:柱子的馒头榫和柱脚的管脚榫,尺寸为柱径的十分之三见方(一般为两寸,6-8厘米)长同方。枋子榫一般都用银锭榫(燕尾榫)。如大式额枋榫,有两种作法,一种是银锭榫,一种是带有袖的银锭榫,榫高按枋子高,宽等于柱径的3/10,长为柱径的1/4。带袖肩的榫,高同枋子,宽为柱径的3/10,长为柱径的1/4(包括袖肩在内),袖肩是方形长为柱径的1/8。注:以上所说的榫眼尺寸,都按榫眼所在柱子位置的柱径
尺寸计算。

插金枋及穿插枋榫,均为大进小出的作法。榫高同枋子高,宽(厚)按柱径的1/3,长一个半柱径。柱子的看面(即前面)出半榫,露出柱外部榫长等于半柱径。

15、梁的制作

如上所述:梁有九架、七架、五架、三架梁、双步梁、单步梁等。

a、七架梁:(小式作法):做梁和做柱子一样,先用丈杆打截料;在梁的两端头划迎头立线(即直垂线)根据立 线,找出底皮线和两肋线。即梁的底皮线和梁的宽窄线;由底皮线往上返8/10檩径(或一个檩径)为“平水线”,这条线就是檩的底皮线。从这条平水线再往上返半个檩径划一线,即“抬头线”这条线与檩中线平。也就是梁头的上皮线。所以梁头高为一点三檩径(或一个半檩径),再从抬头线往上加零点二檩径划一线为“熊背线”。这就是七架梁实用高的尺寸,合一个半径高(或一点七径)。但熊背可根据材料加高。

划两肋线即梁宽窄线,梁头宽窄按柱径加一为梁宽,如柱柱径一尺梁宽应为一尺一寸,按梁的垂直中线两边均分,划出两肋线,即宽窄线。根据两端的底皮线,在梁的两侧面(梁身)弹出直顺线,进行刨光,但要求刨到齐线止。根据两端的立线,弹出两侧的平水线,底面中线和熊背面(上面)的中线,按着丈杆划出檐中线(即檩中)和步架中线。在柁底的檐檩中线划出“海眼”一般为二点五寸见方,深二寸即可。为了安装时不架马,将海眼四周硬楞作倒楞。梁的底楞作圆馒楞,按梁面的1/10弹出圆楞线(同额元馒楞)进行操作,凿眼,刨光。再将水平线、抬头线及各步架的中线划好。

根据檐檩中线用檩椀子样板即“叉子样板”,在水平线上皮划出檩椀子。檩椀子尺寸为半个檩径。

作法:将样板的直边对齐檐檩中线,上边对齐抬头线,样板檩底对齐平水线,进行划“檩椀”弧线。再翻过来同样划另一半弧线,形成半个檩径圆(即成为檩椀)。再把檩径线过到梁头上面来,划鼻子线,俗称“大鼻子”,鼻子宽等于梁的二分之一,在做完檩椀子的同时,将垫板口子作出。口子深为一寸,宽同垫板。

梁底和梁两肋都已完成,将梁摆正,熊背朝上,在步架的中线划出瓜柱眼(海眼)也就是瓜柱的管脚榫眼。长按瓜柱径,宽按瓜柱的1.5/10进行凿眼。最后用锯盘柁头(即锯柁头),将两头留的荒料锯掉,并把原迎头的各线从新划好备安装时用。要将柁头一锯锯齐。

注:“一盘柁头,二锯檩,三锯柱子立的稳”

一盘柁头就是一锯将柁头的荒料锯掉,不要翻身再对着锯。因一锯锯下来柁头平整,没有台和凹凸现象。二锯檩因檩作刻半榫要求半檩径一锯,所二锯就锯平了。三锯柱子立的稳,是根据三点落地较稳,所以要求盘柱根时锯三锯,锯完之后用斧子锤锤中间。全部做完后,熊背上标写梁的部位及名称。(如东缝西缝某架梁等)。

b、五架梁:作法同七架梁。按丈杆打截料,划平水线、抬头线、宽窄线、熊背线;作鼻子、凿海眼,倒圆馒楞、凿檩椀等项操作。如小式不作一檩三件,前后檐可做檩枋(檩仿作银锭榫)。金步可做替木口,宽深同垫板口,高为4厘米。圆馒楞,凿檩椀等项操作。

c、三架梁:作法同七、五架梁。抬头线按七、五架梁的尺寸乘以0.8即可。为使梁头减小,不致与椽子相碰。

d、双步梁(即大膀子):打截料放线,等作法同七、五架梁,但一端做柁头、另一端做榫插入中柱内。榫宽为梁宽的3/10,高同梁高、榫长为柱径的二分之一或大进小出。梁头比七、五架梁头可小,看材料的情况临时定。

如:双步梁用在排山,梁头作小鼻子,一面做檩椀;靠山墙面可不作檩椀。后尾榫用掐退法进行操作。

e、单步梁:同双步梁作法。

f、月梁(顶梁):月梁是用在卷棚式建筑上。作法同梁的作法。以丈杆打截料、放线、划平水、抬头、檩椀线等。但不要熊背。凿海眼、檩椀、做圆馒楞。

月梁托双檩。梁长为四个檩径,也可按下梁的1/5。檩上钉罗锅椽子,椽子两头搭在两檩的外金盘线上。由于罗锅椽下口是平底,按举架罗锅椽不够高度,可在椽子下口加脊枋条。罗锅椽的弧度,是由两檩的上皮上拱架起一椽径梁下。用瓜柱或荷叶墩支承。

g、插金柁及抱头梁:用在廊深,一头作柁头,一头作榫插入金柱(老檐柱)内。先打截料、放线、找平水线、抬头线、宽窄线、划海眼、檩椀垫板口等同梁的作法。作大进小出榫,用抽板掐退,榫的作法同插金,抱头梁的后属插入老檐柱内部分,应加铁活拉牢。

h、扒梁(又名顺扒梁):扒梁用在庑殿屋顶的两山坡或歇山的山面,承托檩及采步金等,(或用在杂式亭子等建筑物上)。做法:按计算的丈杆打截料,四面刨光。放线、划线,不要熊背,高按檩径一个半径(大式按正心桁一个半征),宽按高的8/10。长按步架中到中加机面长,在扒梁下后一头往上返半个檩径放抬头线。檩里皮上下各锯四分之一檩径,作刻半,在刻半的中作刻半榫,宽2寸。扒梁出头部分与檩的外皮平或与外金盘线平,在出头部分高出屋面影响钉椽子,故须将高出的部分按坡度锯齐,再按椽子断面尺寸凿出椽窝。扒梁下楞作圆馒楞。上部作瓜柱眼,后端交在七、五架梁上。

i、抹角梁:抹角梁随所处的位置不同和长度不同(宽窄相同),其做法也不相同:

1、安装在檩子上,两端做斜刻半,而刻半榫是正榫。刻半榫是由檩中线用拐尺找方划正。长按两个步架加一个机面,用一四一四加斜,外加本身厚的一份即长。

2、如有斗拱交在平板枋上(即坐斗枋)。长按两步架加一正心桁厚,用一四一四加斜,外加本身厚即长。

3、如带有柁头,长按两个步架中,加半个柁头宽,一个柁头长,用一四一四加斜,即连柁头长,高厚同扒梁法。其柁头作法同七、五架梁。

g、太平梁:太平梁是用于有推山的庑殿顶上。如无推山的庑殿不用此梁。梁上承托雷公柱。四方亭也有用太平梁的。太平梁的作法和三架梁相同,但两端因交待在檩上,故不做海眼,不做檩椀,扒在金檩上,但不做鼻子。熊背上凿雷公柱管脚榫的海眼,同三架梁。

注:雷公柱有带脊桩和不带桩两种。

太平梁两端扒在金檩上,作法按扒梁法。

k、踩步金柁:采步金同七、五架梁平行。梁底比七、五架梁高一平水,它的高宽尺寸与五、七架梁同。作法:打截料、放线、划线。梁的中部按步架作海眼等。两端不作柁头,而按檩作法进行划线,做圆檩头,在采步金外肋(外侧)按檩的椽花尺寸丈杆排出椽窝。踩步金的下皮是平水线,椽花按五举找斜、凿椽窝,踩步金檩头与前后坡金檩用搭角檩刻半制作相交。

另一种作法,长按步架中,两头各加半个檩径,一个角梁厚即长,高按金檩径一份,椽子斜径一份半(五举斜)如扣金作法,每长一丈,加高一寸五分,厚按高的8/10。踩步柁,凡四面有廊子建筑均用踩步柁,它的作法同七、五架梁,梁高按七、五架梁高加斜椽径1.5~2径为高,长、宽同七、五架梁。前后做梁头桁椀,不作檩圆头,其他作法同踩步金。

l、踏脚水:踏脚木用在歇山(小红山)的推山,山面檐椽上,上承托草架及山花板。长按山面中间中至中,加两个檩径即长,高按金檩一径,宽按高的8/10。作法:按丈杆打截料,放出中线,在踏脚木上皮留一椽径,下皮尺寸不定,踏脚木下皮按椽子的五举斜作出斜面,两端相交在角梁上。在踏脚木上面按步架分出草架柱位置,划出眼线。

m、老角梁:长按檐出加檐步架,用五举加斜,再加冲:)老角梁加两椽径,仔角梁加一椽径;或老角梁加三椽径,仔角梁不加)用一四意思加斜,再在角梁后尾加一个半檩径(三岔头)为长。

如重檐角梁为刀把角梁,长按以上方法;角梁后尾加金柱径半径按柱径的3/10或按角梁1/3开榫做角云头,为长。

又法:老角梁,长按檐椽长加一个半檩径,用一四一四加斜法,再加冲二椽径即长。

老角梁、仔角梁的高为三椽径或4.5斗口,厚均为二椽径或三个斗口。老角梁作法:按以上计算出的尺寸排出丈杆。或按足尺大样的样板进行打截料,刨光、划线;先弹出中线,划出檐步和金步老中,里外由中,金步檩在角梁上皮。檐步檩在角梁下皮,在里外由中划出搭角檩线,按檩径的3/10 ,找出金盘线,并划出斜桁檩椀。(里外由中,就是檩中,金盘线就是檩底线)然后将这些线用三拐尺按五举加斜法,拐到角梁的两侧面。檐步在侧面的外由中,用斜檩椀样板,在角梁下皮往上返半个檩径,划出斜桁椀槽线。

金步金檩在角梁上皮,同上法作。将各线过到两侧,其作法与檐步不同的是斜桁檩椀的下皮至角梁的下皮,在里由中的位置上,往上返一个半椽径,是斜桁椀的下皮。用拐尺在里由中线上划一垂直线。在这线上划出斜桁椀槽线。两面划法相同。在桁椀内,作闸口榫。

●仔角梁(又叫角梁盖)作法:高宽同老角梁。仔角梁的起翘,由老角梁往外翘平,翘平的高度由老角梁上皮往外至大连檐下皮,一般为四个椽径。也可在四个椽径往上再加二寸(5厘米)抬头。

仔角梁与老角梁叠在一起,按老角梁的各线及斜桁檩椀都过到仔角梁两侧,并作斜桁椀,合为一个整斜桁椀。这即为“扣金”作法。仔角梁头作法:高为三个椽径分为三等份,上边的一等份留出连檐位置,下两份在两份的中线分作套兽榫。仔角梁往外加长两个椽径就是套兽榫长,高是一椽径,外加鼻子高为半个椽径。

仔角梁与老角梁的椽槽部位。一点在金步里由中的外金盘线檩椀上部往上返一径;另一点由老角梁头上皮往下返一个椽径,在檐步和金步将这两点相连接,弹一线就是檩槽线。槽深在金步为半椽径。

放角梁足尺大样:老角梁及仔角梁平面翻样步骤(以柱高3m,不带斗拱的建筑为例)。

1、弹一水平线,长度较角梁略长,即做为老角梁和仔角梁的中线。

2、通过计算或制图的方法做出檐、金檩老中,老角梁头尾及仔角梁头在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及各搭角檩中线。

①如用做图的方法确定以上所说各点位置时的具体步骤如下:

**、在角梁中线的适当位置,点出搭角檩的老中(A点)。

第二、过老中线与角梁中相交成45度角的檐檩中线两条,即搭角檩中线。

第三、在檐檩老中向角梁后尾做一条与檩中线垂直的线段,在此线段上量出檐步架的水平距离为1.5m得一点(B),由(B)点做一条直线与AB线成90度交角梁中线于(C)点,即为搭角金檩的老中,在C点划两条与角梁中线成45度的直线,即为两根搭角金檩的中线(即由中线)。

第四、由B向后1.5檩径(45厘米)得E点,由E做垂线与角梁中交于F,即为角梁后尾。

第五、同样在AB的延长线上,向前量出檐椽平出(60厘米)加冲2椽径(20厘米),共80厘米得G点,由G点做垂线交角梁中线于H点,即为老角梁的前端,HF即为老角梁的通平长。

第六、同样自G点向外量出飞椽平出(38厘米)加冲一椽径(10厘米)共长40厘米得I点,由I点做垂线交角梁中于J点,即为仔角梁头的位置。再加套兽榫共计全长。

②用计算方法确定以上各点位置。

**、步架宽5.1×1.414=2.121m即为檐檩老中至金檩老中的水平距离(A至C)。

第二、一个半檩径45厘米×1.414=63.63厘米即为金檩老中C至老角梁后尾F的水平长度。

第三、2/3上檐出加椽2径80厘米×1.414=113.12厘米,即为檐檩老中A至老角梁头H的水平距离。第四、1/3上檐出加1椽径加斜40厘米×1.414=56.56厘米即为由老角梁头H至仔角梁头J的水平距离。

③、按照角梁中线各和割搭角檩中线划出角梁宽(26厘米)搭角檩的平面投影(檩径30厘米)及金盘线(3/10檩径)位置。

◆老角梁与仔角梁翻样步骤:

1、画檐檩中的平水线,将平面图上的老中及由中、金盘线、檩外线与角梁侧面的交点引至平水线上。

2、在水平线上沿搭角金檩老中位置D向上按举架高(五举)量出C1点,C1D长为75厘米。

3、从平面图上搭角檐檩与角梁相交的最外一点K向上做垂线和立面图相交于一点K1,连接C1K1两点成一斜线,再以斜线上由K1点做一直线,并在此垂线上截30厘米(三椽径)长,得出L1点,连接C1L1线(使K1LC1角为90度),并延长它,即为老角梁上皮线同样由C1点向下做直线并截取30厘米(三椽径)的M点(使K1MC1角为90度)连接L1M两点并延长之即为老角梁下皮线。

4、由平面图老角梁后尾F点引垂直线与立面老角梁后部金檩老中的水平线相交于F1然后按照规定做三岔头,即为老角梁后尾。

5、再由平面图老角梁头H点引垂线与立面老角梁上皮线交H1,格方后按规定做霸王拳,即为老角梁头。

6、以立面图上檐檩的里外由中为中心。以檐檩中的平水线为基线(K1D)放好斜檩椀样板,以样板为准即可将老角梁两侧面搭角檐檩的斜檩椀画出。

7、斜檩椀作法:椭圆的1/4即斜檩椀样板。

8、由老角梁头H1点引水平线,由平面图J点引垂直线交于J1点,再由J1点向上5厘米左右的p点,连接H1P线即为仔角梁下皮线,做平行于PH1HC1且等于仔角梁高(3椽径)的线,即为仔角梁上皮线,将角梁头沿H1P锯下补在上面,并按规定开大连檐口子,做套兽榫即为仔角梁梁头。

9、同上的金檩中的平水线为基线以里外由中为中心,按斜檩椀样板放出在老角梁和仔角梁上的斜檩椀线,再按规定画出仔角梁后尾形状。

10、由角梁头H1点退回3厘米左右(为雀台子)得N点,由N下返一椽径(10厘米)得Q点,做Q及金檩上面外由中的外金盘线O点的连线为翼角下皮线。由N做一条距OQ为一椽径的水平线即为翼角的上皮在翼角椽位置由金檩外皮位置开始至搭角檐檩老中为止凿椽槽,椽槽由檐椽老中处开始,由浅而深,至椽槽后尾最深处为半椽径。

11、画翘飞椽子位置:由仔角梁头退回约3厘米得R由R向下一椽径得S,连接S及翼角椽头N1,即为翘飞头长,由N1向后量三倍于SN1的长度得T点N1T即为翘飞后尾长,连接RT线,由N1做N1U垂直于RT,再由R延长与SN1的平行线交于N1U于VN1V即为翘飞,连VT即为翘飞尾上皮。来源于网络


阅读14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
写评论...